方案与营销:021-60839326,15921862248
首页/解决方案/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

智能人车识别道路卡口

新一代智能人车识别道路卡口系统的突出特点是能够在车辆检测和识别管理的基础上, 增加了对于非机动车、人脸及驾驶员驾驶行为的检测。 系统自动检测 并识别所经过的车辆车牌号码、车辆颜色、车辆速度、车辆类型,并联动补光 设备自动抓拍和识别前排司乘人员人脸及驾驶室特写照片,利用独有的人脸识 别技术,对人脸进行定位抓拍,单独保存,并提取人脸特征,供人脸比对分析用,为公安部门抓逃犯和定位嫌疑车辆等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每个人脸单独保存、放大显示

功能特点:

1 联动补光设备 对经过卡口的车辆前排司乘人员、车牌号码、车辆颜色、车辆
速度 、 车辆类型进行自动抓拍。并识别前排司乘人员人脸、生成驾驶室特写照片。

2 系统自动从视频中定位出人脸图像,并提取特征进行保存,支持按车搜人和
按人搜车等前沿性扩展功能。

3 对无法检测定位人脸的图片,系统自动定位出车窗位置,供用户在后台用专用工具快速检索,放大查看。



综合执法电子警察

超速车辆自动抓拍功能

图像抓拍:系统能够全天候全自动对车道上的超速车辆进行准确图像抓拍,记录车牌、车型、车身颜色、违法时间、地点、车速、方向等汽车通行数据。

抓拍范围:系统可根据有关规定及限速路面实际情况,设定车辆超速值。如:超低速车辆,如时速大于10小于50的车辆;超速车辆,如时速大于80的车辆(超速值可自行进行设定)。


区间测速功能

区间测速系统自动记录车辆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车牌、车速、时间等),并把该车辆在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设定的限速值作比较,判定该车是否超速。系统可以拓展单点以及多区间测速,有效解决了单点测速的易躲避性,能更客观准确地检测超速车辆,为执法部门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违章执法依据。



分客货车型进行限速设置和车道占用权限设置

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牌照颜色、车辆宽度和车辆前脸综合特征,进行大中小车辆类型分类,并且对大型客车和大型货车进行分类输出,可以在中心智能卡口专用客户端灵活设置任意卡口车道的通行权限,如客车专用,大货车限速,大客车限速等,并对应车型限速进行超速抓拍处罚。



具备多种违法驾驶行为抓拍取证功能

通过内置取证分析算法及查缉布控软件,具有对闯红灯,不系安全带,逆行,违法停车、大型货车占用最左侧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对逆行,违法变道,超速等违法行驶行为进行检测和抓拍两张报警图片.


(上图: 闯红灯)

(上图: 逆行)


不系安全带检测功能

当被监测的车道有车辆经过时,系统自动检测并识别所经过的车辆车牌号码、车辆颜色、车辆速度、车辆类型,并快速运算人脸抓拍的成效控制最佳曝光值,立即联动补光设备自动抓拍和识别前排司乘人员人脸及驾驶室特写照片,利用独有的安全带定位和识别技术,对不系安全带行为进行自动检测和报警输出,为城市安全文明出行抓好第一步。


(上图: 不系安全带检测)

(上图: 不系安全带检测)


行车打手机自动检测功能

当被监测的车道有车辆经过时,系统自动检测并识别所经过的车辆车牌号码、车辆颜色、车辆速度、车辆类型,并快速运算人脸抓拍的成效控制最佳曝光值,立即联动补光设备自动抓拍和识别前排司乘人员人脸及驾驶室特写照片,利用独有的驾驶员持手机检测定位和识别技术,对行车打电话行为进行自动检测和报警输出。


(上图: 行车打手机自动检测)


违法停车检测和自动ptz放大跟踪功能

系统利用球机的预置位来设置禁止停车区域,同时进行车辆检测,车辆跟踪,车牌识别,逆向,变道等检测,当根据设定的禁停区域和禁停时间阈值,检测到违法停车事件时,自动驱动球及ptz放大车辆停车的特写图像.


(上图: 违法停车检测)




智能交通流检测

本系统是一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交通目标检测和识别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先进的车牌识别技术和车辆特征提取技术为核心,集车辆轨迹跟踪、 目标识别等多项业界领先的技术于一体,实现自动统计交通路段上行驶的机动车数量、计算行驶车辆的速度以及识别车辆的类别等各种有关交通参数,达到监测道路交通状况的作用,可同时作为电子警察、交通事件检测等使用,广泛的应用在公路交通量调查、道路交通诱导系统、信号机配时系统、旅行时间检 测系统等智能交通相关行业。

系统功能:

1. 采用视频检测方式,一个500万像素智能相机可以覆盖3个车道,一 个200万像 素智能相机可以覆 盖2个车道的交通流参数检测。

2. 能对车流量,车辆速度,车头时距,车辆排队长度等交通流参数进行检测。

3. 根据用户需求,对交通拥堵,红灯拖尾,车辆抛锚或者违法停车等交通事件 进 行检测报警。

4. 具备车辆旅行时间检测功能。

5. 具备标准的交通流参数输出接口,可自动生成多种用于交通诱导系统所需的 基 础 交 通 数 据 。

6. 支持WEB方式访问查询,可通过网络和其它系统的联接直接进行数据传输。